总线
# 总线
# 1. 总线概述
# 1.1 总线的概念和分类
是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信息的公共传送线路 每条传输线传输一位二进制代码,若干条构成一组总线
分时:
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
多个部件分别在不同的时段向总线发送信息
共享:
总线上可以挂接多个部件,各部件都可以通过这组线路交换信息
根据连接各个功能模块信号的含义, 被分成数据、地址和控制等功能组,
**数据总线:**传输数据信息
双向总线;
位数与机器字长、存储字长有关
**地址总线:**指出数据所在的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
单向总线
位数与主存地址空间大小有关
**控制总线:**传输控制信息
CPU送出的控制命令、主存或外设返回给CPU的反馈信号
# 1.2 总线的组成和结构
信号线:连接各个功能模块
总线控制器:管理总线
1.总线系统的资源分配与管理
2.提供总线定时信号脉冲
3.负责总线使用权的仲裁
4.负责实现不同总线协议的转换 和不同总线之间传输数据的缓冲
# 1.2.1 单总线结构
便于增删IO设备 多部件都要占用总线时,发生冲突,需要判断优先级
# 1.2.2 双总线结构
以CPU为核心: 便于增删IO设备 IO设备与主存交换信息时,占用CPU,影响CPU效率
以存储器为核心: M总线速度高,减轻了系统总线负担 IO设备与主存交换信息无需经过CPU 需要的布线空间大
# 1.2.3 三总线结构
IO总线、主存总线、DMA总线 提高了IO设备的性能,提升系统吞吐量 布线量大
# 2. 总线传输周期
简称总线周期,一次总线操作所需的时间
**申请阶段:**总线仲裁阶段 主设备提出申请,并经由仲裁电路授权使用总线的过程
**寻址阶段:**地址、命令阶段 主设备往总线上发地址信号和命令信号
**传输阶段:**数据传输阶段 主从设备进行数据交换,可能单向(写)或双向(读)
**结束阶段:**撤销状态阶段 主从设备撤销总线上的信号,让出总线使用权
# 2.1 总线仲裁
同一时刻,总线只允许一个功能模块成为主控设备, 为了避免多模块争用总线,必须要有总线仲裁电路
仲裁方法:
集中仲裁:集中处理总线请求信号,确定主控设备
- 并行仲裁(独立请求方式)
- 串行仲裁(链式查询方式)
优缺点:模块化程度高,电路简单;可靠性差
分布式仲裁:仲裁处理分布在各总线设备中
优缺点:单个总线设备故障,不影响其它设备;电路复杂